1、施工前試驗
硅酮結構密封膠在施工前應進行粘結性能試驗和相容性試驗,避免施工后發現,因進行割膠、返工等工作,延誤工期,造成材料的浪費。其中,粘結性能試驗是檢查所用膠與基材間是否能形成良好地粘結;相容性試驗是檢查施工中所用材料是否會對硅酮結構密封膠產生不良作用,影響其壽命。
2、施工流程
接縫準備→被粘基面清理→(若需要,涂刷底涂液)→注膠粘結→修整注膠面,去除保護膠帶→養護固化(夏季為3~5d,冬季為5~7d)。
3、常見問題
?。?)與基材不粘結
主要原因是施工前未進行粘結性試驗、養護溫度過低、相對濕度過高等。施工時,應提高養護溫度、延長養護時間、對基材進行表面處理或更換硅酮結構密封膠。
?。?)固化速度慢
主要原因是環境溫度低、濕度低,膠縫太窄、太深,密封膠等。施工時,應提高養護溫度及濕度、進行兩次打膠或雙面打膠、更換硅酮結構密封膠。
?。?)產生氣泡
主要原因是注膠時裹入空氣、潮氣滲入膠縫、基材與某些密封膠發生反應等。施工時,應注膠均勻、連續、注滿接口,且接口及附件材料須干燥。
?。?)起鼓
主要原因是板塊尺寸大、膨脹系數大導致接縫變形,板塊晝夜溫差較大,環境濕度偏低等。施工時,應選用固化速度相對較快的硅酮結構密封膠,且采用適當遮陽措施降低面板溫度。
?。?)開裂漏水
主要原因是接縫過窄、密封不到位、密封膠位移能力不足、施膠厚度太薄等。施工時,應按規范要求設計接縫,選用位移能力好的硅酮結構密封膠,按操作規范施工,保證密封膠厚度,避免三邊粘結。
4、注意事項
?。?)清掃所有松動顆粒和灰塵,保證施工表面干凈、干燥,且無油脂及如脫模劑、養護薄膜、疏水劑等的表面臟污。
?。?)應在溫度為4~40℃、相對濕度為40%~80%的清潔環境下施工,且雨雪天氣應停止施工。
?。?)為防止接縫膨脹時會損壞硅酮結構密封膠,接縫應塞入合適的背襯材料,且背襯材料寬度應大于接縫寬度的25%,以控制密封膠的施膠厚度。
?。?)應在硅酮結構密封膠罐外口處切一斜口,然后安上,將硅酮結構密封膠擠入接縫受壓面,且密封膏的厚度和寬度應均勻一致,符合密封要求。
?。?)用作硅酮結構密封膠時,應以點狀或珠狀表面施工密封,且密封完成后,應用20%洗潔劑水溶液抹光接縫表面。
?。?)施工完成后,應對施工部位進行抽檢,確保其粘結良好、無不良反應。